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韩国人真懵了,响应号召赴美投资,却成了特朗普的功绩炮灰
产品展示
韩国人真懵了,响应号召赴美投资,却成了特朗普的功绩炮灰
发布日期:2025-09-18 16:51    点击次数:199

“你请人来家里吃顿价值几十亿的大餐,饭还没吃完,就把人家在院子里给拷了。”

这听起来像个烂俗的笑话,可差不多的事儿就在美国的佐治亚州上演了。几百名特工、州警,把现代汽车投资76亿美元的电动车工厂工地围得水泄不通,最后带走了475人。现场那些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的工人,一排排地靠墙站着,背后是荷枪实弹的蒙面探员。这画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拍什么缉毒大片。

被带走的人里,三百多个是韩国人。消息传回首尔,那边估计都傻了。我们不是来帮你搞建设的吗?这可是你们求着我们投的钱,怎么转眼就把我们当犯人抓了?现代汽车官方的说法很标准,说被捕的不是公司直接雇员,是分包商的人。这种公关辞令谁都懂,但在当时那个场面下,显得特别苍白。

事情的根子,烂在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上。你想在美国建个高科技工厂,特别是这种工期催着命往前赶的项目,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是人。美国本土的产业工人,这么多年空心化下来,熟练的不好找,而且人工成本高得吓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一个熟练建筑工人的时薪,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三四十美元,这还没算上各种福利。

那怎么办?从韩国本国调派最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办法。可问题来了,正规的工作签证,比如H-1B,申请周期长得能把人逼疯,而且名额有限,根本不可能满足一个大型基建项目的短期人力需求。所以,行业里就有了个通行的做法:用B-1短期商务签证把人弄过来。这签证本来是用于商务洽谈、短期培训的,不允许工作,但大家都这么干,属于灰色地带。不光韩国企业,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厂的时侯,也面临过一模一样的问题。

他们赌的是,这项目是你们美国政府的政绩工程,总得给点面子,不会真来找麻烦吧。

谁知道,他们碰上的是特朗普。这位老兄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一方面,他需要现代这个76亿美元的投资,来证明他“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口号不是空话,这是他的政绩。另一方面,他又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执法行动,来向他的选民展示自己“硬汉”的形象,兑现打击非法移民的承诺。

韩国人,就成了这场完美政治秀的最佳道具。抓他们,既能制造出“严打非法劳工”的新闻效果,又不会真的得罪本土的关键票仓。一石二鸟,玩得炉火纯青。

这事儿其实揭开了一个更深的伤疤。一个朋友前几年也在美国试过办厂,最后赔得底掉。他跟我说,最让他绝望的不是税收或者环保,而是工人。有些技能,在美国真的出现了断层,不是说你给钱就有人能干,是压根就没人会干,也没人想学。他形容那种感觉,就像你拿着一张最先进的图纸,却发现手边只有一堆生了锈的工具。

所以,这出闹剧背后,是一个挺尴尬的现实:资本的流动已经实现了全球化,按一下键盘,几十亿美金就能从首尔飞到佐治亚。但人的流动,尤其是技术工人的流动,还被困在几十年前的签证制度里。工厂回来了,但能让工厂高效运转起来的那批人,回不来。

美国的一些分析师也早就警告过,制造业回流最大的障碍,可能不是成本,而是“技能鸿沟”。你逼着企业把生产线搬回来,却没法在短期内“变”出一整代合格的产业工人。

那未来的出路是什么?或许,美国真正想要的,不是让产业工人回来,而是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等到哪天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足够成熟,实现“无人工厂”,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到那时,他们只需要资本和技术,不再需要这些会惹出签证麻烦的熟练工人了。

这盘棋下得真是够大的。那些被带走的韩国工人,他们以为自己是来美国造车的,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被用来“造势”的。而那片工地,还在佐治亚的阳光下,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批不知命运如何的建设者。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