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网易给《逆水寒》玩家发工资”,我一开始脑子里嗡地一下,差点以为是哪位游戏圈up主开的愚人节玩笑。
你说国内搞大动作的不少,这么明晃晃直接砸钱给玩家当工资的,还真没怎么听说过。
一时间,不是我凡尔赛,作为一个入坑过无数国产网游、见多了割韭菜套路的老玩家,这种操作带来的冲击感,绝对是五味杂陈。
可问题又摆在那,网易这招真的靠谱吗?
玩家真有可能靠着玩游戏,把点卡、皮肤的钱都给薅回来,甚至还能赚点“奶茶钱”?
其实吧,这不光是手游世界里的“小目标”,也直接触到了所有玩家、甚至吃瓜网友的集体好奇——这钱到底咋分,能不能落到普普通通的咱们手里?
接下来,我们就得好好扒一扒这“千万现金分红”背后,到底是什么操作,顺便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背后的门道和影响。
先说最直接的,网易这次口号甩得响——“全民瓜分现金”,每月投出千万级别的现金池。
别说玩家了,连不少围观路人都要感叹一句,互联网厂商这阵子是“壕无人性”了嘛?
但回想一下,以前咱们玩游戏哪个不是掏腰包,什么装备、时装、体力……氪了又氪;
要是说厂商倒过来送钱,还不套路玩家一波?有多少人能不心里嘀咕?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网易真的破了天的出血,这里面会不会有啥“文字游戏”?
据游戏方自己的口风,玩家想参与大分红,门槛只有一个:你得成为《逆水寒》的“合伙人”。
这词听着挺带劲,说白了——你只要是真玩家,愿意活跃、肯攒角色,那你就是大家庭里的新股东了。
看似没有啥复杂设定,也没有什么氪金门槛或者V等级要求,听着还真有点“普惠金融”的意思。
说到这里,忍不住插句嘴:在我印象里,国内厂商过去不是讲“付费就是诚意”,就是做各类会员、V服务等级。
这次全靠活跃和游戏投入,这路数是不是也挺“逆流而上”的?
真不是在给网易打广告,这招在整个游戏行业都算新鲜。
说到分红,大家最关心的果然还是“钱怎么到手”。
别的游戏发什么虚拟道具“回馈”,最后还是得让你在自家商城循环,所以咱们都见怪不怪了。
这回不同,据官方描述,玩家拉到手的月度奖金可以直接兑现,网易竟然爽快到75%比例直接打钱(剩下的15%当作藏宝阁代金券),敢情零花钱就能到自己支付宝钱包?
听听都觉得很魔幻。
当然,互联网世界“千万现金”说起来气派,细分到全国数百万计的玩家头上,想分得一大块蛋糕却实属不易。
你若想分得多点,还得拿出看家本事来。
瓜分奖金的方法也摆在明面上:一方面,你得足够活跃,游戏内任务、玩法、比赛全都得刷个遍,数数字、肝活跃度简直像在上班打卡;另一方面,游戏还会按角色综合战力、天工值啥的再给你加分,这意思就是说,精英选手认真肝,本本分分养号,分的钱可能就比路人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么一来,游戏既鼓励了“散户”玩家进来捧场,也变相让老玩家多一个目标去勤快养成。
对于那些曾经在《逆水寒》投入了时间、金钱的老玩家来说,这像不像一种“回本”或者回馈?
有些道理哈——要么说网易自己都解释,这其实也是为了生态健康、把老用户稳在池子里。
想想现在很多网游,弄一些套路活动,把人吸进去后果真还是“割韭菜”,而我这次,网易直接明着贴钱“送温暖”。
不过,猛地想一想,这玩法会不会有“刷子”、外挂党钻空子?毕竟有利益的地方就容易出猫腻嘛。
对此,《逆水寒》团队也给自己打了个预防针——得是真实养成用户,得持续活跃,这条防火墙看起来是有点门槛的。
当然,规则是不是能灭掉所有小动作,那得让时间来检验。
但至少,官方的态度摆这:给你机会,能不能把握,那得看你有没有真心陪游戏走下去。
说到“长青计划”,听起来有点像什么养老保险,咦,其实核心就是个长期补贴池。
官方宣称,这个发钱行为会持续不间断地搞下去。
之前也真的实打实给玩家分过不少钱,有数据就摆在桌面——总共累计补贴超过2500多万。
这不是“画饼充饥”。
真金白银地灌到玩家口袋里,咋说也得算是业界一股清流。
但大家伙热议的另一重心,是网易的商业脑袋到底怎么想的?这“小算盘”会不会带出什么风向?
不少玩家在各大社区刷屏,似信非信——“真的能薅到钱吗”,“会不会后续改规则坑玩家”,“是不是短暂噱头,搞完又跑路”。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现在国内很多游戏同行也面临产品同质化、用户流失的困境。
网易估计也嗅到一点行业危机感,干脆一把梭哈,砸钱刺激用户活跃。
毕竟“比氪金更猛的招”,短期是花钱揽人,长期若真能把玩家养成铁杆,后续生态、道具、衍生玩法,平台不是照样能赚?
有点像资本市场打折促销,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差别无非就是“薅多久,怎么薅”罢了。
我自己和一圈朋友差不多算典型的“薅羊毛一族”。
新闻一出,立刻就有小伙伴,才脱坑没多久就回头了,嘴里还碎碎念,“反正本来就每天打卡,这下还能换零花钱,稳赚不赔啊”;也有人质疑,“姑且看看能领到多少,小心别被玩套路了”。
其实,网易这波最实在的“绵里藏针”,就是用一场大动作试图重构厂商与玩家的关系模型:“我给你真金白银,你给我生命活力”。
大家都知道,虚拟世界的流量,归根结底还是得靠现实利益闭合。
只有把人心拴紧,产业链才不会掉链子。
这难免会引发新一轮的行业内卷,其他大厂会不会“学舌”也来一波行业福利?
说不准。
但只要真的有利给到用户,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口碑壁垒,毕竟,谁都喜欢“白拿钱”的好事不是?
当然,节目效果归节目效果,理智一点看,个人觉得这一切终究得持续观察。
规则可改、奖金池可能缩;厂商的投入能不能经得住成本换收益的算计,玩家会不会因为短暂利益而改变长期习惯,这都是未知数。
现在的玩家其实心理都懂一点门道,谁真对自己好,谁是来“镰刀收割”,用脚投票,数据说话。
网易是不是能成为破局者,或者“昙花一现”,没人敢拍胸脯断言结局。
有人说,这像极了“互联网黄金时代最后的温柔”,也有人当作一场大型行为艺术、蹭流量的“噱头”。
嗯,这到底算不算游戏圈的“春天里”,还是短暂的烟花,时间会定夺。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中国游戏行业的确极度缺乏创新气息,勇于打破常规做点实事的,哪怕有暗藏的“小九九”,也算值得肯定一下了。
有网友打趣:这波被薅的可能不是网易,而是玩家收割了厂商。
哈哈,且看且珍惜,说不定以后此等神操作就成绝版了。
反正,这风暴眼里的游戏人、厂商,都会在这场豪赌里,见证一个全新的生态“裂变”。
讲真,玩家和游戏厂商的关系,以往一直是“你割我、我被割”,再也没有几个人相信玩家在厂商眼里能成为“主人”,只有“客户”。
如今网易把分红权柄交回社区,无论成不成为风口,总归给大家一点幻想和尝试的勇气。
话说回来,咱们都想问一句,大家真会为了这几块几十块的分红就死心塌地当“合伙人”吗?
还是说,人情冷暖、利益算计最后还得靠自身选择?
互联网的风,说变就变,那到头来,咱们是“合伙人”,还是最后一波勇敢的试水者?
你怎么看呢?有故事就留言一块聊聊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