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一锤定音,*ST苏吴彻底凉凉!17个亿说套就套,9万股民一夜遭殃,钱群英、钱群山这对姐弟,手段比电视剧还离谱,操作比套路贷还狠。这不是炒股踩雷,这是被人从钱包里当场掏钱,连个招呼都没打!
说白了,这俩人拿着“实控人”的名头,干的是“掏空上市公司”的勾当。2020年到2023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ST苏吴直接撞上A股退市新规红线,妥妥的强制退市。这不是走错路,是人家压根儿就是冲着违法来的,拿着股民的钱打着自己小算盘,活脱脱一出“圈钱大戏”。
你说一个医药公司,干嘛要让搞房地产的来管?原因很简单——不是看中这块医药蛋糕,是惦记上市公司账上的真金白银。套钱的招数也真不稀奇:自编自导虚假贸易,上下游全是自家人,左手倒右手,钱表面在转,其实早就进了自家口袋。别说这法子老百姓听不懂,连会计师事务所都查不清到底掏了多少!
*ST苏吴股价天天一字跌停,挂单几百万手砸都砸不动。你说这股民冤不冤?一夜之间,从希望变成绝望。买个股票还得防着老板搞连环套,你说图个啥?本来想着投资医药企业图个稳,结果摊上个房地产“空手套白狼”的主儿,血本无归不说,还成了炮灰。
事儿闹大之后,有人问:不是有监管吗?不是有审计吗?对不起,审计报告一看就是“我不知道”,连“占用多少”“能不能收回来”都给不出答案。就这监管效果,说句不客气的,比摆设还不如。那点“公告披露”,不过是把股民当傻子骗,整得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真让人牙根痒痒。
更让人窝火的是,这17亿不是偷的,不是抢的,是“合法形式下”的灰色操作。什么采购预付款、什么销售回款,全是幌子,钱根本没干正事儿,全变成姐弟俩“缓解资金压力”的工具。这年头干生意不用本钱,只要搞定上市公司,空手接盘还能搞钱补窟窿,咋滴,这也能叫企业家精神?
你以为事到如今姐弟俩就认了?没呢!*ST苏吴说还了9个亿,剩下7.7亿,可审计机构直接给了“无法表示意见”——你这账到底真的假的?钱到底在不在账上?压根没人敢打包票。这不就是“骗够了,还想赖”?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往深里扒一扒,江苏吴中以前可是实打实的老国企,靠着“江苏省校服定点单位”起家,后来转型医药,闯出了一条路。结果到了MBO阶段,几个管理层趁着政策缝隙把公司私有化,六年磨一剑,2009年彻底拿下控制权。这么一块肥肉,结果2018年卖给了钱氏姐弟——你说冤不冤?
七个原实控人因为亏损要跑路,剩下两个不同意也拦不住,最终成了这场大戏的“背锅人”。你说这些卖股权的人图啥?一朝落袋为安,留下一堆雷等着炸。而股民呢?哪知道里面全是机关算尽的套路,一股都还没捂热乎,就赶上这种“打劫式退市”。
如今的*ST苏吴,已经变成股市上的“反面教材”。表面上是财务造假,实则是实控人侵占资产、套现跑路;表面上是审计出报告,实际是压根没审明白;表面是市场退市机制在发挥作用,实际是监管被绕得团团转。一个企业的生死竟然能被两个实控人用“嵌套股权”悄无声息地操控,这到底是谁的失职?
说句扎心的:钱氏姐弟拿走17亿,也许过几年拍拍屁股就跑国外去了,可9万股民呢?退休金进去了,孩子学费没了,多少人一夜睡不着觉?假如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是不是还会有下一个*ST苏吴,下一个“实控人姐弟”?难道资本市场的公平,就只能靠股民自己擦亮眼?
换句话说,如果靠一纸承诺就能把控股权掩盖掉,如果靠几家公司对倒就能把钱套出来,那股市这点“信任”还能撑多久?你说,咱散户到底是投资者,还是被当韭菜割的背景板?
要是真把钱氏姐弟当成“经典案例”,那这“经典”也太寒碜了。你说要是以后上市公司都学*ST苏吴那套,谁还敢投?谁还敢相信?要是真有天,这种“光明正大”的套路成了主流,咱普通人还能干点啥?你敢投股市,我都得佩服你是铁头娃!
你怎么看?这事儿,是不是该有人真刀真枪把账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