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40年前神预言!苏联10年后解体,20年后崩溃,2025美国将步后尘
新闻动态
40年前神预言!苏联10年后解体,20年后崩溃,2025美国将步后尘
发布日期:2025-07-10 15:38    点击次数:99

咱们平时看新闻,总觉得国际大事离我们很远,但有些事情想一想,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比如说,一个国家怎么就强大起来了,又怎么可能衰落下去?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关于一个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的故事。

他厉害在哪呢?

他在四十多年前,就准确算出了苏联什么时候会解体,后来又给美国算了一卦,说它在2025年左右会出大问题。

这听起来有点像算命先生,但人家用的可不是水晶球,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逻辑。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我们今天看世界又有什么启发呢?

咱们先把时间倒回到1980年。

那时候的苏联,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正在莫斯科举办奥运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那里。

开幕式搞得有声有色,红场上的阅兵更是气势磅礴,谁看了都得说一句“真强大”。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强大带来的光环里时,加尔通在日内瓦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冷不丁地抛出了一个观点,他说,看苏联这架势,十年之内肯定要解体。

这话一出,会场上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苏联的代表当场就站起来反驳,说我们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你这是胡说八道。

当时在场的大部分人,估计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苏联的军事力量摆在那儿,钢铁洪流不是开玩笑的。

可加尔通不是凭空想象,他给大伙儿算了一笔账。

他指出,苏联当时每年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二十五。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家庭,一年挣十万块钱,其中有两万五千块都拿去买刀枪棍棒防身了,那家里人吃饭、穿衣、看病的钱肯定就得紧巴巴的。

相比之下,当时苏联的头号对手美国,军费开支只占GDP的百分之六。

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外表看起来是全球最大的军工联合体,威风凛凛,但内里却是老百姓生活物资短缺,商店的货架上经常是空的。

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人民,人民生活不好,这个国家的强大就是虚的。

更有意思的是,会后有位苏联的经济学家悄悄找到加尔通,告诉他,你说的那个军费比例还是保守了,按照内部的真实数据,实际上快占到三成了。

两个人一对数字,心里都有了底:这么个烧钱法,根本撑不了十年。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消耗巨额资金,到国内粮食严重减产,不得不向死对头美国买粮食,再到一些加盟共和国已经开始盘算着脱离苏联后经济能增长多少。

这些都是危机的前兆。

最终,到了1991年,这个庞然大物真的就倒下了,加尔通的分析几乎是分毫不差。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它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军事基地,到处施加影响力,很多人都觉得,这下世界格局定了,美国将永远领导世界。

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2000年,加尔通又发话了。

他说,别看美国现在这么风光,按照它的路子走下去,大约在2025年前后,也会遇到和苏联类似的系统性危机。

这次,虽然没人敢公开嘲笑他了,毕竟他有成功预测苏联解体的先例,但相信的人还是不多。

因为那时候的美国,正处在克林顿时期经济繁荣的尾声,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硅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加尔通的理由还是老一套,看数据,看本质。

他指出了美国的几个大问题。

首先还是军事过度扩张。

2000年的时候,美国的国防预算就占了全世界军费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

后来“9·11”事件一出,美国更是像找到了理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来又介入利比亚和叙利亚,满世界打仗。

当“世界警察”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战争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了大量的国家财富。

其次是国内严重的贫富分化。

衡量贫富差距有个叫基尼系数的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超过0.4就是警戒线了。

美国在2000年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现在更是逼近0.5,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这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大约1%的人掌握着近40%的财富。

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大部分普通家庭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再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经济的“空心化”。

加尔通很早就警告,一个国家不能只靠金融和虚拟经济,制造业这些实体经济才是国家的根基。

可美国走的恰恰是相反的路,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金融业的比重却越来越高。

华尔街的精英们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能迅速创造巨额财富,但这些财富并没有惠及普通民众,反而因为脱离了实体经济,容易产生巨大的泡沫和风险。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为了应对危机和后来的新冠疫情,美国政府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印钱。

这导致美国的国债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已经超过了33万亿美元,比它一年的GDP还多。

光是每年支付这些国债的利息,就差不多相当于印度整个国家一年创造的财富总和。

这种靠借新债还旧债、靠印钞机维持的繁荣,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美国和当年的苏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美国的制度有它的韧性,比如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以及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全世界人才的吸引力,目前也还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加尔通也说,美国的“崩溃”可能不会像苏联那样国家四分五裂,而更像是当年日不落帝国英国那样,从世界霸主的宝座上逐渐滑落,影响力慢慢减弱,最终变成一个实力强大的普通国家。

这个过程是剧烈的断崖式下跌,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式退场,取决于它自己能不能认识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革。

回顾这段历史,再看看我们中国,就能得到很多启发。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穷兵黩武,不顾民生,最终只会拖垮自己。

美国的现状则警示我们,脱实向虚,贫富差距过大,同样会动摇国本。

我们国家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集中力量解决贫困问题,改善民生。

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搞霸权,到处伸手。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真正的、可持续的强大,最终还是要落脚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来。

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沉迷于虚幻的霸权光环之中。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