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都知道,一开始打中国的日本军队很厉害,那是不是说他们后来组建的军队就不行了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有些编号是以2开头的日本师团,战斗力比那些老资格的师团还要强。
就像诺门罕战役里的23师团,虽然被打得只剩三成力量,但他们通过一次绝妙的转型,竟然变成了机械化的精锐部队。而那些特别为曼哈顿硬件打造的加强师团,更是被日军看作是“顶尖中的顶尖”。
这些编号以2开头的师团到底有多厉害?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它们背后的那些事儿。
【你以为的“新手”,其实是老牌悍将!】
你是不是觉得,日军师团的战斗力跟它们成立的时间长短有关系呢?毕竟,战争一开始,有些师团就已经身经百战了,而那些新成立的部队,往往容易被人小看。
像是那些编号为“2字头”的师团,比如21师团、22师团、23师团,这些比较新成立的部队,出乎很多人意料,打破了大家对“老牌”师团的固有看法,最后反而成了战斗力的象征。
咱们从21师团聊起。这支队伍是在日本的北陆地区组建起来的,那儿一直以来都是出勇士的好地方。北陆的士兵,作风严谨,性格坚韧,还特别能忍,简直能算是日本军队的“练兵宝地”。
你琢磨琢磨,能从这种地方选出来的士兵,战斗力能弱到哪去?别说他们是新成立的师团,光是这里的士兵素质,就已经比不少老部队厉害了。
瞧瞧22师团,他们来自以“民风剽悍”著称的仙台。那里的士兵不仅体格强健,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敢死队”般的勇猛精神。
你听过那句“就算死也要忠诚于天皇”的壮志吗?这正是22师团的真实写照。而且,那里的老百姓特别尊敬军人,士兵们在战场上该有多勇猛,也就不难想象了。
你可以脑补一下,这些士兵组建起来训练时的场景——那是一种多带劲儿的刚毅氛围?每个战士都像是精心锻造的利刃,人人动作迅速、头脑清醒。
然后,轮到23师团上场了。这支队伍的经历非常神奇,他们来自萨摩地区。说起萨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里人的“忠诚”。
萨摩是日本一个历来出勇士的地方,培养了很多勇敢的战士,23师团就是从这里不断得到“战斗的力量”。
在这儿,打仗不光是为了赢,还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真刀真枪地上战场,这些战士的表现一直都很给力,没让谁失望过。
这些师团既然背景这么强大,为啥成立得那么晚呢?其实是因为战局变得太快,日军在后来组建它们时,就不怎么按以前那种地域来分了,而是更看重实际打仗的需要和士兵的质量。
所以,尽管它们成立得比老牌的“甲等师团”稍晚,但有的部队却因为后来的编制改进和调整,战斗力变得更加强劲。
这些军队团的训练水平和装备实力可不容小看。他们在人员和武器上都做了不少提升。特别是火炮和机枪的装备,比好多“老资格”的部队都要强得多。
因此,尽管它们成立的时间不长,可一上了战场,就展现出“新起之秀”的巨大潜力,不断在战场上创造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越挫越勇:诺门罕战役后的蜕变】
但是,23师团的士兵们本事大,后台硬,还是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诺门罕战役。这场仗对23师团来说,可真是个不小的重创。
战争一打响,23师团就被派到了和苏联交界的地方。没想到这场仗打下来,23师团差点折了七成兵马。这一仗输得太惨,把他们的傲气全给打没了,部队好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
试想一下,战场上烟雾缭绕,大炮不停地轰鸣。战士们在泥泞的地面上走得艰难缓慢,而通讯工具也因为炮火的长时间轰炸而无法使用了。
几乎每个士兵身上都是伤痕累累,有的直接在战场上倒下了,把土地都给染红了。没了指挥系统帮忙,士兵们在不断的战斗中就像被卷进了漩涡里。
不过,就是这次惨痛的失败,让23师团有了大转变。战役打完后,23师团没有因为输了就散了,反而是进行了从头到脚的改革和重建。通过增加新装备和改进战术,23师团很快变成了日军四大机械化师团中的一个。
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师团里的兵力做了调整,很多步兵被换成了机械化的队伍。有了坦克和装甲车的帮忙,23师团的行动能力变得更强了。
另外,炮兵的力量增强了,他们配备了新型火炮和反坦克武器,这样在对抗敌人的装甲部队时就更有把握了。而且,通讯工具和后勤补给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让这支部队在战场上行动起来更加顺手。
这次“脱胎换骨”之后,23师团不再是诺门罕战役里那个拼尽全力、奄奄一息的队伍了,它变成了一支更加强悍的机械化军队。
它们的战斗力不再只是靠步兵数量堆砌,而是像一个精细调配的战斗系统,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一起行动。可以说,这种转变,就是“2字头”师团能够超过关内甲等师团的重要原因。
【瞄准苏联:2字头师团的秘密任务】
到了1940年,日本军队为了防备苏联,建立了像24、25、28这样的加强师团。这些师团的任务有点特别,它们不光是为了在中国打仗,更是为了准备以后可能跟苏联开打的战争。
这些部队有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在成立时特别考虑到了苏联战场的复杂性。就拿24师团来说吧,他们里面有特别厉害的山地部队,所以在跟苏联在山区打仗时,能更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地形。
25师团装备了很多重型大炮,专门用来对付苏联那些大规模的坦克队伍。而28师团呢,它更看重空中攻击,很早就开始让空军和地面部队一起配合打仗了。
这些军队被日军高层看成是很重要的力量,它们不光是关内普通军队的帮手,还是为了以后打大战特地准备的。可以说,这些加强过的师团,在当时日军的战斗力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参考来源:
探究抗战时日军师团架构,看看中国步兵师和日本师团有啥不同。中国军网,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