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马德里,谈判桌上的灯能照到深夜,但说实话,聊什么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就在同一时间,美国人突然说要重读一遍历史,这事儿听着就挺魔幻的。
深更半夜不睡觉,跑去翻《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些压箱底的故纸堆,然后得出个结论:哎呀,这些文件好像没白纸黑字写明白台湾到底是谁的。这话从美国在台协会的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像是在聊天气,但分量谁都掂得出来。这已经不是什么暗示或者擦边球了,这几乎是明着告诉全世界,他们打算把战后整个东亚秩序的基石给抽掉一根。
这事儿吧,就发生在第四轮经贸磋商开始前。桌上清单还列着稀土、关税、Tiktok这些老问题,中方这次本来是带着一股子“兴师问罪”的火气去的。结果人家根本不接招,直接在牌桌之外点了把更大的火。
这手玩得挺妙的,成本极低。动动嘴皮子,发个声明,就能在中国最核心的利益上划一道口子,制造出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赌的就是,你会因为这道口子而心烦意乱,在谈判桌上分神,甚至做出让步。
解放军的回应来得很快,没什么废话。26架军机和9艘军舰,直接在台海画了个大大的“L”形。这次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无人机第一次大规模地飞到了台岛的东部和北部,唱了主角。这说明我们的地图上,已经不存在什么“中线”或者“禁区”了,整个区域都是可以随时抵达的范围。这种无声的语言,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
有分析就点得很透,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虚空造牌,给马德里的谈判增加筹码。另一方面,也是内部压力太大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当时美国大豆的库存已经堆积如山,创下历史新高,急着要找买家。军工复合体也需要紧张局势来维持订单。说白了,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背后,往往都是最实在的生意经。
当然,棋也不只这一步。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在夏威夷开会,讨论怎么锁死“第一岛链”;又喊上加拿大在南海搞联合巡航。这些动作串起来看,就是想把东海、台海、南海联动起来,形成一个包围网。只不过这个网,看着热闹,实际上投入的真金白银并不多,更像是一种姿态。
一片喧嚣里,岛内倒是有个明白人,国民党的张亚中。他公开讲,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绝不可能允许分裂。这种声音在岛内虽然不是主流,但至少证明,想靠几句模棱两可的历史解读就搅乱人心,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你看,马德里的那场深夜谈判,桌上谈的是经济,桌下过招的却是历史和主权。一方想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利益;另一方则用行动告诉你,有些东西,不在谈判的范围之内。
说到底,有些人就是不明白,有些老黄历,翻开就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