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黄埔四期生谁最牛?毛主席: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新闻动态
黄埔四期生谁最牛?毛主席: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发布日期:2025-07-17 14:52    点击次数:143

黄埔军校第四期,好像是专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一期,因为从这里,不仅走出了开国元帅林彪,还走出了“三十六军事家”中的刘志丹,段德昌,曾中生等人。

这些学生中,谁是最牛的一位呢?以上几位都不是,此人是毛主席的高参,毛主席说:“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周恩来更是夸赞道:“他在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学的地位相当。”

被毛主席与周恩来都如此推崇的人,到底是谁呢?

冠绝黄埔

此人就是郭化若,提到他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实际上他的能力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可不小,最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世相当的低调,所以他才没有“大名赫赫”

郭化若是福建福州人,少年时期,尽管家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后来在报纸上,郭化若读到了毛主席的一些佳作,因而他将毛主席视为了自己的偶像。

1925年,21岁的郭化若走出了福建,来到了广州,并考入了黄埔军校,由于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在学校内,郭化若很珍惜这个接受革命思想和教育的机会,他的优秀,引起了校长蒋介石的注意。

蒋介石最喜欢的,就是刻苦学习的学生,后来国民党内赫赫有名的大特务康泽,就是因为放假了也不休息,继续在学校读书才被蒋介石记在心里的。

郭化若如此用功,蒋介石也将他视为了人才,所以,就准备让郭化若当自己的秘书。

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但实际上,郭化若早就洞悉了蒋介石内心的欲望,他接连拒绝了蒋介石两次,当别人不理解时,他总是一笑了之,从不解释。

其实啊,郭化若早就因为偶像毛主席的原因,认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郭化若的心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可以挽救中国的。

所以,蒋介石抛来的橄榄枝,他一点也不感冒,1925年在校学习时,郭化若如愿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郭化若的一生,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时,郭化若本来想要去参加,但因为他所在的部队被扣留在了九江,因而失去了参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机会,这也成为了郭化若的一个遗憾。

不过,党组织考虑到郭化若的优秀,决定将他送往苏联深造,专门学习炮兵技术,事实上,郭化若不愧是个牛人,后来延安的第一所我军的炮校,就是他一手创建的。

身处异国他乡,得知毛主席在井冈山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时,郭化若的心再也静不下来了,他迫切的想要回到国内,与毛主席一同战斗。

当时郭化若特别优秀,学校不放他走,郭化若就故意犯了错,然后让校长关自己禁闭,因为关完禁闭后,他就可以回国,而这段历史,也成为了郭化若革命生涯的一个“小污点”,不过从现在来看,这算什么“污点”呢?

毛主席的高参

1929年春天,郭化若回到了国内,在上海,他迫不及待的向党中央请示,希望能够派自己到江西,到井冈山,到红四军去,中央同意了。

对于郭化若这位优秀的军事人才的到来,毛主席,朱德都很高兴,在之后的一次战斗中,郭化若小露身手,仅用两颗炮弹就打掉了敌人的指挥部,毛主席,朱德都对他刮目相看,也给了他一个比较重要的职务,第二纵队的参谋长。

后来,毛主席又亲自点名让他做了红四军军部的参谋长处长,而实际上这个时候,郭化若俨然已经成为了毛主席的高级参谋。

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毛主席对郭化若也是了解的够深,他对郭化若的刮目相看,逐渐变成了欣赏,而郭化若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协助毛主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除此之外,郭化若在军事理论上的研究和成就,也让毛主席赞不绝口。

当时在红军,郭化若的贡献不仅于此,他还参与创建了我军第一支工兵部队,第一支无线电队,有一次,毛主席当着众人的面夸赞郭化若,他说:“化若同志知道我在想什么。”

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1939年,我军第一期参谋培训班在延安举行,之所以要办培训班,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也是适应形势的变化,参谋在整场战斗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次参谋培训班,很多人都认为毛主席会亲自前来讲课。

可实际上到后来开课时,毛主席实在是太忙了,抽不出来时间,所以,他就让郭化若去讲课了。

众多干部有些不置可否,毛主席却是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放心吧,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居然被毛主席如此的高度评价,郭化若一下在这些干部眼中身影变得高大起来,后来在延安,郭化若写出了约4万多字的《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

毛主席看后,尤其欣赏,他不仅让郭化若在“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专门讲演,而且还将全文都刊登在了《八路军军政杂志》上。

这一下,郭化若全国有名了,有一次,周恩来回到重庆,就有国民党将领问他:“周公,郭化若是何许人也?他和郭沫若有什么关系吗?”

周恩来笑了笑,回答说:“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军事高参,和郭沫若同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在中国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应该和郭沫若在革命文学上的地位相当。”

不仅毛主席高度评价郭化若,连周副主席也这样说,郭化若在党内,在军内的地位更为特殊了。

解放战争时期,郭化若离开了毛主席的身边,前往野战部队任职,他先后做过华野六纵副司令员,第九兵团政委等职,后来还做了第八兵团的政委,1955年授衔时,作为兵团级将领,郭化若仅被授予中将军衔,说实话,这确实不算高。

结语

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刻,郭化若就不是为了什么高官俸禄,所以对于军衔的高低,他从来都不在乎,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十分低调,正如一句古诗所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郭化若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他名声并不显赫的原因,不过,历史会记住他,新中国的丰碑上,也永远都会镌刻着他的名字。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