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呵好怀念编辑|呵好怀念
她一个人单手骑电动车、摇摇晃晃地滑倒,和对面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根本没碰面,隔了六七米。
可结果却是——小车车主被认定“负次要责任”。
是不是有点离谱?可这不是段子,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湖北孝感的交通案例。
一|她摔倒,他被认定“没礼让”?
7月27日下午3点左右,一位网名叫“羊羊”的车主正在市区某条普通道路正常行驶。
马路不宽,两边都有点杂物与沙石,开车得小心点。
这时,对面一个女子单手握把——另一只手在拿什么东西——骑着电动车过来了。
突然,她在靠近一堆沙石的地方打滑了,扑通一声摔倒,距离“羊羊”的小车还有大约六七米。
“羊羊”当时压根没停下,因为根本没理解这跟自己有啥关系。
但让人惊讶的是,几天后,他接到了交警电话,说:对方报警了,他被判为次要责任方。
二|记录仪还原现场:双方根本没接触
据“羊羊”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来看:
没碰撞;
没刹车;
没逼停;
甚至压根儿没靠近对方。
对向车道、自摔、自己摔得也并不轻,但这一切,和他这个正常行驶、按线行走的车主,有直接关联吗?
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
女子违规单手骑行,负 主要责任;
放置沙石的一方,负 次要责任;
“羊羊”,虽无直接引发事故行为,但 未“让行”进入对向车道的电动车,故而也被认定为 次责。
——对,一个没碰没刹,甚至对面自摔的情况,小轿车车主担责了。
三|司机申请复议,走的是程序,堵的是憋屈
“羊羊”有点懵。他联系交警,询问原因,得到的回复是:“你没有礼让,车道本就窄。”
但他很疑惑的是——
问题不在于他加速或逼停;
对面自摔,他无任何影响她车辆的实质动作;
连个车尾都没有擦着,怎么就成了“责任链条”上的一员?
于是,他主动启动了复议流程,目前案件正在孝感交警直属一大队处理,结果需等待至30个工作日后。
四|网友热议:你走你的,我怎么就成“替罪羊”?
事件曝光后,网友评论几乎一边倒:
🗣️ “这要咋礼让?总不能看见人远远来就靠边停车。”🗣️ “你骑电瓶车摔倒,我是不是还要第一时间跳下车去扶,不然还有过?”🗣️ “这判定没个边界线,想判谁有责都能勉强挂上。”🗣️ “以后反应不过来的司机,是要装神 还是开挂?”
而也有少部分声音指出:“交警部门也有规定,狭窄路段若对向来车出现异常,原则上需观察减速,保障通行。”
但问题来了——一个“异常行为”根本没预兆,也不在自己车线范围内,要多万能的预判能力才能反应?
五|无碰也可判有责,是提醒,还是滥用?
这个案例引发的真实讨论其实不只是“到底谁该负责”,而是:
➡️ 在交通事故判定中,责任该不该无限外延?➡️ “无碰无违章不等于无责”,这条语义,是错位还是进步?
我们理解交通法规要“有温度”、“有人性”,避免“漏洞钻空子”。
可如果连这样的情况都能“扯进一脚”,那会不会让守规矩的人更不敢上路?
未来是不是还会出现——
你正常直行,路人乱穿马路摔倒,你也负责?
你行驶在右道,左道车辆自撞护栏,你没礼让就得担责?
规则如不清晰,那就人人自危。
六|结语:有一点小心,能换来一身清白吗?
我们并非否定认定结果,更不想替谁站队;
但这种“全无直接接触、反向划责”的个案,如果没有明确解释依据或公开复审逻辑,容易伤害的是守规矩者的信心。
“你遵守规则了,对方违规了,但你还要赔”——听起来,是不是就已经够玄乎?
愿复议结果给出清晰标准线,也希望每一次次责的认定,不让理直的人感觉心寒。
💬你怎么看:这名车主应该被判责任吗?
你遇到过类似的车祸争议吗?评论区聊聊你是否也“被连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