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发展中国家敢跟世界老大美国正面刚,而且还不带怂的?最近,印度跟美国的贸易战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一挥手,关税加到50%,摆明要给印度“下马威”。可印度愣是没低头,不但嘴上回怼,还直接暂停几十亿的武器订单,这胆儿肥得让人咋舌!今天咱就来聊聊,印度这“宁折不弯”的底气,到底从哪儿来?
事情得从今年7月底说起,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8月初更是直接翻倍到50%,啥理由?就因为印度没听话,继续买俄罗斯的石油,特朗普觉得这等于“间接资助敌人”。这招够狠,印度每天进口的石油有四成来自俄罗斯,这要是断了,能源安全直接拉响警报。可你以为印度会服软?门儿都没有!印度政府直接把农业和奶制品划为“雷区”,谁也别想碰。这俩行业养活了全国四成多的人口,动一下就得天翻地覆。莫迪政府心里门儿清,2020年那场农业改革的抗议风波还历历在目,谁敢再拿农民开刀,怕是要被骂得狗血淋头。
我咋看这事儿?坦白讲,印度这态度硬得像块石头,挺让人佩服,但也得掂量掂量,毕竟跟美国对着干,经济上肯定得掉块肉。印度这回摆明了要守住自己的饭碗,宁可少赚点,也不能让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这份担当还是得点个赞。
眼瞅着跟美国撕破脸,印度也没傻到单打独斗。7月初,11个金砖国家在巴西聚头开会,啥主题?就是抱团抗压,反对单边关税!这帮兄弟国一拍桌子,决定用自己的货币结算贸易,还要把新开发银行搞得更牛,摆明了不给美元当小弟的机会。印度在这儿可是捞着大便宜了,对美出口少了120亿美元,金砖内部的新订单愣是补回了七成,剩下的缺口还有欧洲市场来填,算下来也就亏了30亿,换成战略自主,这“学费”交得值!
我得说,这金砖联盟真有点“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味道。印度借着这股东风,经济上没被压垮,反倒站得更稳了。你看,国际舞台上,单打独斗早就不吃香了,抱团取暖才是硬道理!
再说美国那边,特朗普这回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以为加关税能逼印度就范,结果呢?印度直接暂停了36亿美元的武器订单,美国军工企业傻眼了,俄亥俄州的工厂立马缩减工时,工人们气得直骂娘,工会还放话:选票可不会忘了这茬儿!更别提美国二季度国防出口直接下滑9%,这可是三年来头一回。华尔街有位经济学家叫约翰·卡特(化名),他直言不讳:“单边主义就像玩火,短期看能烧别人,长期准烧自己,美国经济要为这政策付出大代价。”这话听着,咋那么解气呢?
我个人觉得,美国这操作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想用关税当提款机,结果把自家后院搞得鸡飞狗跳,蓝领工人丢饭碗,支持率还直线下滑,这不是自找苦吃嘛?
印度可没光顾着跟美国硬碰硬,人家脑子活得很,立马多线出击找“新朋友”。8月中下旬,印度跟欧盟在新德里谈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年底能多赚50亿美元出口额;还在达卡跟南亚邻居们开会,砸20亿美元搞电力互联,建区域经济小圈子;更别提8月底跟非洲国家签了15亿美元的能源进口协议,尼日利亚、加纳、南非都成了新伙伴,能源来源多元化,咋也不怕被美国卡脖子了。印度还顺势搞了个“印度制造2.0”计划,投12亿美元支持本地工业,塔塔集团和信实工业已经在古吉拉特邦建厂,誓要把对美依赖降到三成以下。
这操作,咋说呢?印度这波“多点开花”玩得溜,外交上东边不亮西边亮,经济上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硬是给自己趟出一条路。我觉得吧,这策略挺聪明,但得悠着点,毕竟新合作总有磨合期,别到头来顾此失彼。
再来看印度国内,莫迪这回真把“危机”玩成了“转机”。8月15日,他发表了103分钟的演讲,主题就仨字:自力更生!农民、渔民、奶农被他点名表扬,承诺绝不牺牲他们的利益。结果咋样?新德里街头,农民团体举着“不卖地,不卖奶”的牌子,民调显示七成老百姓支持政府硬扛美国。莫迪这招高啊,把外部压力变成内部团结,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谁也别想拆散。
我得感慨一句,印度这民心可用,真是“人心齐,泰山移”。老百姓的支持就是政府最大的底牌,莫迪抓住了这点,算是把棋下活了。不过话说回来,民意这东西得小心维护,别到最后承诺兑现不了,反倒伤了人心。
印度这回“不会跪下”的劲头,硬生生让世界看到了多极化的新风向。根据最新数据,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已占全球近一半人口,印度在这场博弈中站稳脚跟,靠的就是不服输的骨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