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兰又没被外星人包围,派兵干嘛?演大片吗?”
27号一大早,特朗普在自家社交软件上甩出一条帖子,说已经下令把美军往波特兰送。配图没有,证明文件没有,连句客气话都懒得说,直接把波特兰形容成“饱受战争蹂躏的城市”。底下评论区瞬间炸了锅,有人问他是不是把《使命召唤》的剧情当真了。
更离谱的是,特朗普还加了一句“必要时动用全力”。这句话像颗雷,直接把五角大楼的群聊炸成静音模式。几位穿军装的哥们盯着手机互相问:全力是多全力?坦克开进市区?战机盘旋头顶?还是直接把抗议者按游戏通关处理?没人接茬,因为压根没人提前收到风。
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的名字被拖出来当挡箭牌,说是她请求支援。可转头就有内部人士爆料,诺姆上午还在开会讨论边境墙预算,突然被点名,一脸懵:“我什么时候说要救波特兰了?”
州长蒂娜·科特克接到电话时正在喝咖啡,听完直接飙出一句脏话。她后来对着镜头吐槽:“特朗普发完帖子才通知我,把我当外卖员?”科特克明确表态,不会让一个兵踏进本州,除非联邦能证明波特兰真的被恐龙袭击了。
市长基思·威尔逊更直接,开了个十分钟发布会,全程只重复一句话:“我们不欢迎任何干预。”有记者问他怕不怕军队真进来,他翻了个白眼:“怕?我怕他们迷路。”
波特兰本地居民的反应更绝。有人把特朗普的帖子截图打印贴在咖啡店门口,旁边手写“今日笑话”。还有人连夜做了横幅挂在天桥上:“欢迎来到战区,记得买杯拿铁。”
其实特朗普想往大城市派兵不是第一次。去年夏天他就嚷嚷着要让国民警卫队接管芝加哥,理由是“犯罪率比哥谭市还高”。结果芝加哥市长回敬一句:“管好你自己的后院。”今年八月,他又宣布往华盛顿特区派兵,说是要清理流浪汉,结果被拍到士兵们在路边帮忙指挥交通,顺便给游客指路。
这次波特兰事件之所以闹大,是因为2020年的阴影还在。那年联邦执法队突然空降,穿着迷彩服抓人,车都没挂牌,被抗议者称为“幽灵车队”。最后闹到联合国出面,说美国警方用催泪弹像不要钱似的。如今旧事重提,波特兰人直接PTSD发作。
五角大楼的沉默也耐人寻味。按规矩,总统想在国内用兵,得先过《民兵法》这一关。这条1878年的老法律明明白白写着:常规部队不能干警察的活。除非州长主动求援,或者国会点头。现在州长拒绝,国会休假,特朗普的算盘珠子崩了一地。
有军方内部人士透露,高层现在分三派:一派觉得可以派后勤去刷存在感,一派担心被当枪使,还有一派干脆装死。最惨的是基层官兵,听说要去波特兰,群里瞬间刷屏:“带防弹衣还是带咖啡杯?”
民主党议员们也没闲着,连夜起草声明,核心思想就一句:“别拿城市当秀场。”有人甚至翻出特朗普当年躲兵役的旧账,讽刺他“年轻时逃兵,老了想当将军”。
更尴尬的是,国土安全部自己的数据都显示,波特兰最近犯罪率其实下降了。特朗普口中的“恐怖分子”主要是举着喇叭喊口号的年轻人,连块砖头都没扔。有当地居民调侃:“如果这也算恐袭,那我家邻居的狗天天凌晨吠叫,是不是得派海豹突击队?”
现在皮球踢回白宫。新闻秘书被记者围堵,支支吾吾说“正在评估法律选项”。有人追问“动用全力”到底指什么,发言人憋了半天挤出一句:“总统的意思是……全方位支援。”在场记者集体翻白眼,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也编不下去了。
波特兰街头的气氛倒挺欢乐。咖啡店推出“反法西斯特调”,买一送一。有人把特朗普的帖子做成T恤,背面印着“我差点信了”。最绝的是个老大爷举着牌子站在市政厅门口:“1945年我抗德,2024年我抗傻。”
这事最后会怎么收场?大概率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州长不点头,军队连高速收费站都过不了。但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哪怕兵派不成,热搜已经挂了一整天,支持他的红脖子们照样高潮。
只是苦了波特兰人,莫名其妙被贴上“战区”标签,旅游业估计要凉半截。有酒店经理哭丧着脸:“本来秋季订房率80%,现在全改订隔壁西雅图了。”
最魔幻的是,特朗普的帖子下有条高赞评论:“建议下次直接派复仇者联盟,至少特效好看。”底下回复整整齐齐:“不,他们会先内讧。”
军队要是真来了,波特兰人准备怎么欢迎?烧烤派对加啤酒,横幅都写好了:“欢迎来到最安全的战区,记得戴头盔自拍。”
现在全世界都在等白宫的下一步动作,是继续硬刚法律,还是找个台阶下?
所以,你觉得特朗普这次是真想平乱,还是单纯想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