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看到这些“快速绝杀”的棋局,真是忍不住要吐槽一波。你说这建议给初学者,不是给他们开小灶嘛?十秒钟解决问题的三步绝杀,玩玩还行,真当人家是神仙?就算是偶像剧里的天才少年,也不可能每盘都碰到如此“轻松”把王吃掉的场景吧?这种剧本,是不是有人还在幻想自己是孙子兵法的继承者,每次一出来就想着“抽个车”多帅气,忽略了象棋的核心——擒王!
我一朋友,水平还在入门,简直每次都喜欢给自己制造“豪华剧本”。他说:“这个局我直接抓死王,一看就懂。”你看,他那是“形式感”,其实根本没想过对方的防线,反正只要车车兵,差不多能搞出个花样。也别怪他,象棋界确实充满了“车七平六,兵六平五”的套路示范,可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人家高手早就看穿套路了。你以为炒菜炒得越花哨越好?不,擒王才是王道!
其实你仔细想想,真正的绝杀套路,哪这么容易?尤其是初学者,偶尔玩几局,看到这种“秒杀”,心里一高兴,觉得自己快厉害了。可真到实战,遇到一点“套路”,一不留神就得“搬砖”。你说这是不是让人忍不住怀疑,为什么那么多人动辄四十步弈“都死在开局”?不是说象棋复杂,而是“只会抽车”的打法简直就是开放神经病。
很多人误解了“快感”这件事,觉得悬崖勒马、擒王杀局不够帅。但你象棋讲究的是布局和全局,三步绝杀就像是个笑话,除非对面根本没在思考,否则都能拆穿。你扔个“车七平六”,然后盯着“将6进1”,就这?小学生都能看出套路。更何况,真正的高手不会忽视变化,他们压力在对方的变化中找到机会,然后逐步压制到死角,绝杀不是靠“花哨手段”堆出来的,而是耐心和智慧的体现。
还有个事,最让人无语的就是那些“看我五秒解决”的家伙,心里觉得自己聪明绝顶。好吧,我承认,有些招数确实快,甚至秒杀。可是这个节奏,容不得遇到对手的防守反击啊。所谓“快速敏捷”的对手,往往也是能在瞬间反扑的高手。你要是真的能在五秒钟内完成绝杀,那还能算象棋?不过是“快手刷局”罢了。
不能不提的,是玩家的心理变化。掌握了“抽车”绝技,自然觉得自己无敌了。其实也就偷鸡摸狗的套路。不是真的在“打象棋”,而是在“表演”一个奇技淫巧。你让局面变得像个盛大的宴会,但忽略了桌上的菜肴和主角——王。这个“盛宴”能吃到最后的,只剩怪味和空盘。因为真正好吃的棋牌,是让对手露出破绽,然后一锅端掉。
而且,象棋里最重要的,是“争取君王”,也就是“擒王”。什么“抽车几步绝杀”,玩玩也罢,每个人年轻时都试过,穷极一时的快感,快到让人觉得自己似乎看透了天地,但很快就会发现,什么都没变,输了的原因依旧是心不稳,底气不足。现实中,九成九的绝杀都是通过对局的体验厚积薄发出来的,而非靠临门一脚的“特技”。
我还记得昨天和朋友对弈,他本来挺自信,摆明了想玩“秒杀”。结果,一出手就是一串“车七平六”,我笑了:这是在来“快餐”吗?马上拆散:“将6进1”。他眉头一皱,心说:“还不如老实点”。结果一轮对峙过后,他就懵了——这套路不但被拆穿,反而走向了被动。象棋的真谛从不在于“快炮”给死对方,而在于慢慢吃透残局的套路,然后一个“擒王”让对手心服口服。而不是耍快刀,像个急躁的小孩。
其实你细想,为什么那么多所谓的“秒杀”方案,基本都来自同一套路?因为像抽车、挤车这种“秒杀手法”,本身就极其局限。它们就像一个点心,甜但是没有营养。真正的高手勒索你,是在你还没反应过来时,把你所有的破绽一一击碎,然后把王一网打尽。这个过程,讲究的是布局、韬略和心理战。不是靠几步“快动作”。
这么操作,粉丝真不翻车?打十次,可能只有一次成功的“戏码”。大部分时候,看到的都是“车七平六”后,自己姗姗来迟的“死局”?这不就是“炒冷饭”的节奏吗?我就看着那些炫耀“秒绝”的人,心里暗想:你们是真的觉得自己聪明,还是只想搏个眼球?真正高手不在于“快”,是看得远、走得稳、守得住那最后一招。
谁说玩象棋不能有快感?但那不是真正的“擒王之道”。过快的节奏,只会让你变成心急的小孩,失去耐心,失去智慧。对弈的最后底牌,从来都不是出奇制胜的神技,而是稳扎稳打的心态和布局。你说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傻别扭的盯着“抽车绝杀”,是不是差点忘了这盘棋的主角,永远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