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央视再次放出关键信号,传闻已久的轰20终于要来了?性能远超想象
新闻动态
央视再次放出关键信号,传闻已久的轰20终于要来了?性能远超想象
发布日期:2025-10-10 09:06    点击次数:185

很长一段时间里,军迷圈和官方媒体之间,好像都在玩一个你藏我猜的游戏,游戏的主角,就是那架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轰20隐身轰炸机。

这东西到底有没有,成了大家心里一个痒痒的谜。

你要说没有吧,央视时不时就给你来点暗示。

一会儿在宣传片里,一架盖着蓝色帆布的神秘飞机一闪而过,那个轮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我们熟悉的轰6家族,那流畅的无尾飞翼布局,充满了科幻感。

一会儿又在节目里提到,轰6K,轰6J,轰6N这些改进型号的后面,还有更厉害的大家伙等着我们,让大家把期待值拉满。

空军的副司令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轰20的技术难题我们都能解决,这话说得相当有底气。

可问题就来了,既然都这么说了,技术上也没问题,那为啥一直藏着掖着,不拉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事其实也挺好理解的。

咱们国家的军工科技发展,这几年跟坐了火箭一样,快得有点让人反应不过来。

可能一开始空军给轰20定的指标,军工的专家们还觉得有点头疼,得好好琢磨琢磨。

结果没想到,技术进步太快了,还没等设计方案完全定稿,新的技术又冒出来了。

这就好比你刚想好买个手机,结果新款发布了,性能更好,价格差不多,那肯定得等等,换新款。

轰20可能就遇到了这种“幸福的烦恼”。

比如说,刚设计好的隐身涂料,转眼间,第三代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成熟了,效果好上一大截,那肯定要换。

发动机本来打算用现成的改改,结果新的涡扇发动机项目有了突破,推力更大还省油,那也得换。

福建舰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一开始都以为要上蒸汽弹射,结果马伟明院士团队搞出了电磁弹射,二话不说,直接升级。

所以轰20的设计方案,很可能就是这样一次次推倒重来,不断地用上我们最新最好的技术。

空军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要做,就要做就做最强的,要让我们的空中战略打击能力,一步到位,直接跨进世界顶尖行列。

毕竟,现在我们空军五代机有了,六代机也在路上了,就差这块最关键的拼图,战略轰炸机。

这东西对一个大国空军的意义,就跟航母对海军一样,是顶梁柱,是压舱石。

特别是在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里,空基核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现在大家都不想打核战争,但战略轰炸机的地位一点没降,反而因为它航程远,载弹量大,在常规战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那么,这架让我们等了这么久的轰20,到底会是什么样。

我们不妨大胆猜一下。

首先,外形上,无尾飞翼式气动布局应该是没跑了,这是现在公认的隐身效果最好的设计,美国的B2和B21都是这个路子。

体型上,我觉得不会搞得像B1B或者图160那么巨大。

我们的战略需求和美国不一样,我们不需要搞全球到达,全球打击,所以没必要造那么大的飞机,那样反而浪费资源。

最大起飞重量,估计会在170吨上下,跟B2A差不多,这是一个比较均衡的选择。

航程是关键。

作战半径最少也要到4500公里以上,不加油的航程起码要超过10000公里。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起飞,对广阔的太平洋地区形成有效的威慑,让某些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飞得更远,空中加油能力是必须的。

轰20的机背上,很可能会有一个像B2那样的翻盖式受油口,配合我们的运油20,进行空中加油,这样它的作战范围就能大大扩展,用起来也更加灵活。

至于飞机里面的东西,像数据链系统,新的机载雷达,火控系统这些,肯定都是用我们最好的。

有消息说,轰20的翼展可能会超过50米,整个机身线条会非常流畅,这样飞起来阻力小。

而且,它用的隐身技术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先进,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三代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再加上锯齿形的舱门和完全内置的弹舱,雷达反射截面积据说能控制在0.001平方米以下。

这是什么概念,就跟雷达上看一只麻雀差不多,比B2还要低一个数量级。

要是真的,那它就真的是来无影去无踪了。

动力方面,很可能会用涡扇18的改进型号,两台发动机,单台推力能到18吨。

甚至有可能支持超音速巡航,航程达到1.2万公里。

如果再加上空中加油,那基本上就是想去哪就去哪了。

武器搭载能力肯定也差不了。

主弹舱里,可以挂6枚鹰击21这种反舰弹道导弹,专门用来打航母。

也可以挂24枚精确制导炸弹,去清理地面上的高价值目标。

侧面的弹舱,还能带上霹雳17这种超远程空空导弹,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总的载弹量,估计在25到30吨之间。

这样的轰20,不仅可以单独执行任务,还能跟歼20,攻击11无人机这些战友们组队,形成一个协同打击的集群,那作战效率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说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问,我们有这个能力造出这么先进的飞机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清楚。

不管是钱,还是工业基础,我们现在都完全撑得起轰20这个项目。

2024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34万亿,国防开支也有1.6万亿。

这点钱,对于研制生产一款战略轰炸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就算按照美国B2那个烧钱的速度来造,我们一年造个几十架也毫无压力。

再看看工业基础。

美国为什么在二战后能搞出那么多先进的飞机,就是因为他们有当时世界上最完整,最先进的工业体系。

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了。

那些造飞机需要的高精尖技术,比如大型的风洞测试技术,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技术,大尺寸钛合金的加工和焊接技术,还有万吨水压机这种国之重器,我们都已经掌握了。

这些技术,是歼20,歼35,运20能飞上天的保证,同样,也能保证轰20的顺利诞生。

说白了,研制轰20,对我们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轰20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很可能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随时都有可能和我们见面。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我们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实力的支持下,轰20一定会成为我们空军手里的一张王牌,为保护我们的国家主权和安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大家也不用太着急,好饭不怕晚,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备注: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在下。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