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早晨,财经群如往常般热闹,股民们的情绪却显得异常复杂。有人盯着沪指周五跌了0.65%,纠结于3800点难以突破的现状;有人则开始讨论国庆长假前资金流动的问题,“节前避险资金会不会跑路?是该清仓还是硬扛?”这情绪碰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看多的、看空的,各执一词,群里的风格瞬间从“学术探讨”切换到了“大型辩论现场”。但说实话,股市涨与跌若只是靠猜,那和赌博有什么区别?别慌没谱,刚出炉的政策动态和资金数据,已经道出了下周的潜在走向,今天就来拆解其中的关键信号,告诉各位为啥下周一的行情大概率会让股民露出久违的笑容。
首先聊聊央行最近的硬核动作。不得不说,每次市场焦虑的时候,央行都挺“到位”。这次它提前公布了将在9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懂行的股民一算账,发现9月本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实际净投放了3000亿元,直接对市场来了个“现金灌溉”。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连续七个月扩大规模续作了,意图也很明显:“老铁们,别慌,资金链不会断!”而且央行这一手还给了银行充足的贷资金源,大企业有了喘息机会,股民心里也因此多了点底气。
政策方面同样够有力。前段时间发改委和能源局刚发布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目标是2027年实现1.8亿千瓦的储能装机规模,还能拉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这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对应的光伏设备、储能电池企业订单实打实地要增加了。市场上相关权重板块也因此迎来利好,稳住大盘的同时让股市多了一份安全感。你再想想,高盛那边还继续看好,维持“超配”评级,预测未来一年8%的上涨空间,这场景,看起来有点“远方虽有猜测,前路已有希望”的意味。
其次说说资金面的情况,很多人只看到指数下跌,却忽略了资金流向那些更耐人寻味的信息。根据信达策略的数据,9月截至23日,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经有3588亿元。而融资余额更是可圈可点,今年累计增长到了5458.89亿元。这笔钱是市场里的“聪明钱”,他们可比普通散户更看重前景,倘若真的觉得没戏,那早就跑路了,哪里会耐心地一路买入、助力维稳?而且偏股型基金份额也在显著增加,新增开户数更是呈现跃升趋势,这就说明,进场的散户在逐步增多,市场的整体人气并不像表面那样冷清。
最后一个核心信号,就是估值托底。上证指数如今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历史中等偏下水平,这种低估值更像是商品打折——买的人能少吗?再加上最近资金明显流向低估值板块,例如非银金融、有色金属,这些板块支撑大盘的力量相对稳固。而热点板块方面,大家熟悉的AI、储能主线依旧闪闪发光。尤其AI方向,尽管经历了短期震荡,但美股NVIDIA依然稳稳地立在5万亿美元市值之巅,这条产业链的逻辑丝毫未被打破。新能源领域更是来势汹汹,在政策红利的护航下,光伏、风电企业的发展潜力几乎唾手可得。
综合上述三大信号,答案逐渐揭晓:下周一高开高走的概率还是非常稳的。当然,长假临近,有些资金必然更加谨慎,市场的涨幅或许不会太夸张。但对于寻常股民,这反而是个很好的机会。与其在涨跌之间迷茫徘徊,不如集中火力关注两点方向:政策主线下的新能源、AI板块;资金扎堆涌入的低估值品种。保持理性,紧跟主线,不盲目恐慌,这一次或许能让你的投资信心得到新一轮的提振。
股市的规律向来如此:涨久必调,调久必涨。在政策托底、资金蓄力和热点主题清晰的背景下,市场等待已久的转机也许就在眼前。而你呢,会追着机会大胆向前,还是继续纠结于短期波动,蹉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