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58年一老红军到中南海被拦,大喊:见毛主还要联系?我是李德才
新闻动态
58年一老红军到中南海被拦,大喊:见毛主还要联系?我是李德才
发布日期:2025-07-21 09:47    点击次数:155

李德才1904年5月生在江西芦溪县宣风镇沂沅村张家田。家里很穷,土地瘠薄,种什么都没多少收成。小时候,他跟着爹妈下田干活,手上磨出老茧,脸晒得黑乎乎的,活脱脱一个农村娃。那年头,日子不好过,吃饱饭都难,更别提梦想了。

1930年,国内乱成一锅粥,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打得不可开交,就是“中原大战”。红军趁着这机会扩充队伍,彭德怀带着红三军团到了萍乡招兵。李德才听说参军管饭,二话不说就报名了,进了红三军七师机枪连。

农村出身的他,对城里玩意一窍不通,刚进部队没少闹笑话。头一回见电灯,他拿烟卷去点火,战友笑得肚子疼。还有回把军裤穿反了,屁股后面露个洞,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土佬”。

别看他土,上了战场可不含糊。1930年10月,蒋介石搞第一次反围剿,李德才拿机枪打得准,压着敌人的火力点不放,硬是帮部队站稳了脚跟。后来1935年长征,强渡大渡河那会儿,他带着人掩护17个勇士过河,自己扛着枪守阵地,立了大功,被叫“大渡河英雄”。

到了抗日战争,李德才跟着八路军115师干,先是当营长,后来升到团参谋长。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役,他都掺和过。1940年百团大战,他带队夜里偷袭敌据点,炸了弹药库,干得漂亮。解放战争时,他升到晋察冀军区十七旅旅长,带着部队打了不少硬仗,战功攒了一堆。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才没闲着,1950年代初被调到保定当军分区司令员。这职位既得管部队训练,还得帮地方搞建设。那时候国家刚起步,什么都缺,他得带着战士们一边干活一边想办法让大家日子过得好点。李德才这人,没有花架子,心里就想着部队和老百姓,这点从他后来的事上就能看出来。

1958年春天,新中国搞建设搞得热火朝天,但物资紧得要命。部队训练苦,战士们平时除了操练没有娱乐,李德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琢磨着给部队弄个篮球场,让大家有个地方活动活动筋骨。他跟手下人开会说了这想法,大家都觉得不错,可问题卡在水泥上。那年头,水泥是计划物资,地方上的指标早用完了,怎么办?

有人出主意,说去国务院问问能不能批点。李德才一拍大腿,决定亲自跑北京。他带着秘书顿良弼就上了路。那天是个大热天,到了中南海门口,卫兵拦着不让进,说得先联系中央办公室,走程序。

李德才一听就急了,扯着嗓子喊:“联系啥?我是李德才!毛主席认识我!”他这话不假,当年长征、抗战,他跟毛主席一个战壕里扛过枪,确实算老战友。可卫兵不吃这套,规矩就是规矩,没预约就是不行。

李德才气得直跺脚,顿良弼劝他先冷静下来。回旅馆的路上,他碰巧遇着几个毛主席家附近的孩子,就灵机一动,托他们捎了封信给毛主席。这招还真管用,第二天毛主席收到信,立马让人叫他过去。见面后,李德才也没绕弯子,直接说部队缺水泥,想建个篮球场。毛主席听完乐了,同意批水泥,还送了他一支钢笔和一条皮带。这事就这么成了。

水泥批下来后,李德才回到保定,带着战士们撸起袖子干,篮球场很快就建起来了。竣工那天,战士们挺高兴,总算有个地方能玩玩球,放松一下。剩下的水泥他也没留着,直接捐给了附近一所学校,老师学生都挺感激。

晚年李德才还是忙着部队和地方的事,但身体不行了。1960年,他因病去世,才56岁。去世前,他没什么特别交代,就是希望部队和地方能越来越好。这人一辈子没有私心,从农村走出来,打仗拼命,干活也实诚,走的时候也没什么遗憾。

李德才这辈子,算得上是个传奇。从农村苦日子熬出来,进了红军,打了一场场硬仗,最后还为新中国建设出了力。他那次闯中南海,喊着“见毛主席还要联系”,听着挺愣,但也挺真实。那年头的老红军,好多都这样,耿直得很,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他不是啥大人物,没上过啥课本,但他的故事挺能打动人。穷苦出身,没文化,却靠着一股劲儿干成了不少事儿。战场上他是英雄,平时就是个普通人,土里土气的,连电灯都不会用,可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1958年那事儿,搁现在看有点冒失,但搁当时,谁能说他不是真心为部队着想呢?

再说他晚年水泥捐学校这事,换别人可能就留着自己用了,可他没这么干。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有杆秤,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兵,为什么干革命。这种人,放到哪儿都让人佩服。

李德才的故事,怎么说呢,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特别接地气。你看他闯中南海那股劲儿,像不像咱们平时急了拍桌子那感觉?可他不是为自己,是为战士们,为部队。这点挺戳人心的。那时候物资紧缺,建个篮球场不算啥大事,可对战士们来说,就是个盼头。他愿意豁出去跑北京,说明他真把部队当家。

再说他跟毛主席的关系,老战友见面,没啥客套,直接说事,毛主席也痛快答应,这不就是革命年代那份情谊吗?现在听起来有点传奇,可当年这种事不算稀奇。好多老红军都这样,心里有啥说啥,想干啥干啥,带着股朴实劲儿。

他去世早,56岁就不在了,挺可惜的。但他干的那些事儿,建篮球场、捐水泥、带部队搞建设,留下的东西实实在在。比起那些光说不练的,李德才这种人更让人觉得靠谱。

李德才这人,没什么高大上的标签,就是个农村出来的“土佬”,可他硬是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样子。从扛枪打仗到跑北京要水泥,他一直没变过那股实在劲儿。现在这年头,啥都讲究程序、效率,可回头看看他那时候的做法,反而觉得挺带劲儿。不是说要学他闯中南海,而是他那种为别人着想、不怕麻烦的态度,挺值得琢磨。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