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这事儿说来让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在以色列,有一个叫“人质广场”的地方,七百三十五天了,天天都有家属在那儿盼着。他们的亲人被哈马斯抓走了,这一等就是两年。现在总算有点眉目,用被抓的以色列人质,去换关在以色列监狱里的两千名巴勒斯坦囚犯。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都去广场给大家打气,特朗普本人也说周一要来。可老百姓不买账,他们憋了一肚子火,都撒在总理内塔尼亚胡身上,指着他鼻子骂:“两年了!你都救不回来!”
镜头转到加沙那边,景象更是惨不忍睹。人们围着援助卡车疯抢食物和水,因为不抢就没得吃。好不容易抢点东西回家,可“家”在哪儿呢?整个社区都被炸平了,一片废墟。有个叫萨穆尔的人,啥都没了,只能在原来的家旁边搭个破帐篷勉强容身。连进去援助的人都看得心惊肉跳。联合国也急了,赶紧筹划着送进去够60天用的粮食、水和临时帐篷,不然真可能要出人道主义灾难。
现在所有人的心都悬着,就看周一之前,哈马斯能不能按说好的放人。这笔交易要是黄了,刚达成的停火立刻就得崩盘。
您看这事儿给闹的。一边是以色列的家庭眼巴巴盼着团圆,另一边是加沙的百姓连家和吃的都没着落。这刚刚开头的和平,实在是太脆弱了。
这人质盼回家和加沙人无家可归的强烈对比,就是停火初期最扎心的现实。它清楚说明,现在的停火协议主要只管“换人”,却没能很好地兜住加沙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伊万卡像英雄一样去打气,而内塔尼亚胡却被老百姓骂,这说明以色列内部对“怎样才算和平成果”根本达不成一致。
联合国送60天的紧急援助,当然是雪中送炭,能救急,但加沙被打烂了两年,这点援助治不了根儿。
如果国际社会只满足于“人质放回来,物资送进去”,不去推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最要命的“土地、安全、以后怎么发展”这些核心问题坐下来谈,那这次停火,顶多就是打累了喘口气,绝不是真正和平的开始。喘完这口气,下一轮冲突恐怕还在后头。